文/張士達
人一定要痛失至親,才會領悟到自己以愛之名的壓力,曾經在至親生命中帶來多大的痛苦嗎?《為巴比祈禱》中由雪歌妮薇佛飾演的母親瑪莉,因無法接受兒子的同志性向,反讓兒子在痛苦掙扎中選擇了結生命,母親終於覺悟自己所犯的過錯,從此投身同志運動成為人權鬥士。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,一個以太過慘烈的代價所換來的課程,如果一部電影能夠讓世上至少一個家庭免於這樣的悲劇,這部電影的存在意義其實就已足夠。
真人真事改編
《為巴比祈禱》在台灣雖然是在戲院上映,但在美國其實是一部電視電影,也因此在拍攝手法與格局上自然不脫電視電影的雛形,並沒有太高深新穎的電影語言,議題論述與感情訴求也都簡捷直接,這既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。好處在於它以普羅大眾都可輕易領會的角度,直接碰觸平凡人性最易感動的情緒神經;遺憾則在於對於這樣一個取材自真實且頗具分量和代表性的故事,並沒有交出一個其實可以跨得更大、看得更遠與挖得更深的視野。
《為巴比祈禱》片中保守母親對於同志兒子堅持無法接受且甚至企圖「治療」的態度,僅管如今在許多都會年輕觀眾看來也許過時且不可思議,但別忘了片中背景是1980年代初,當時,同志影視作品才剛在主流工業中摸索現身,愛滋病才剛出現並讓同志被冠上邪惡墮落的惡名,沒有手機與網路,也沒有如今連許多異性戀也愛一起去玩的同志夜店,同志只能在城市暗巷與陰暗街角的酒吧中尋找彼此。美國看似開放先進,其實除了紐約、洛杉磯等大都會之外,許多地區的民情保守封閉程度絕對超乎大家想像,而且在這個世紀的今天依舊如此。
心理轉折未交代
巴比在世上並非孤立無援,妹妹對他已可逐漸接受,父親的態度雖模稜兩可,卻也不像母親那樣堅決劃清界線,而他到了城市裏開了眼界,談了戀愛交了男友之後,為何還會一時想不開而尋死?這個關鍵的心理轉折在片中其實並未交代清楚。而母親在一輩子根深蒂固的虔誠宗教思考之下,究竟如何在巴比死後打開心房擁抱同志?光是透過與同志教會神父的論辯,以及接觸同志雙親組織,發現也有許多其他人與她走過同樣的路,這些其實並不足以解釋她最後終於挺身為同志運動獻身的心路歷程。而導演羅素梅卡尼幾度穿插巴比被綑綁無法掙脫的超寫實意境,雖僅短短數秒卻仍是畫蛇添足,因為陳腔濫調的意象不但無助於傳達角色複雜心境,只會落入令觀眾看了也難掩尷尬的窘境。
然而在情節刻劃未盡完美的缺憾中,幸好有女主角雪歌妮薇佛的演出來補足了應該打動人心的力量。身高180的她因高大身材與《異形》女英雄深入人心的形象,常得加倍努力在這種平凡脆弱而人性化的角色中突破戲路,那種深刻用心不僅可讓觀眾輕易感受到,也為角色增添誠懇謙卑但更強大的動人力量。她在《為巴比祈禱》前半段固執的性格與態度,固然因劇本原先設定而稍嫌平板,但在遭逢兒子自殺打擊之後,才真正展開了這個角色最重要的生命旅程,也是全片最逼人熱淚的精彩段落。
看清無知與偏見
在性別族群壓迫較不激烈且同志運動並不活躍的台灣,《為巴比祈禱》中80年代同志與親人的痛苦掙扎,或許會讓部分觀眾感覺事不甘己,但片中真正撼動人心的其實並不僅在於同志議題,而在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並尊重與自己不同的生命。當近日政府透過二代健保等政策為已婚伴侶保留利益與特權,並形同將單身者、同居者、同志,與其他因任何原因而主動或被迫選擇不婚生活的人打為二等公民,我們在人權平等的路上,與那個無法接受兒子是同志的母親其實只是五十步笑百步。
不論是來自國家機器或至親家人,不論是為部分人的利益與便利犧牲其他族群,因無知與偏見或是看似偉大地以愛之名,我們都仍因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性,而承受著各種不公的待遇。當我們因各自不同的先天後天條件,而在這結構中不斷同時扮演著既得利益者與受迫害者的角色,我們便也同時扮演著《為巴比祈禱》中母親與兒子的角色,因對彼此的不願了解尊重而互相傷害。在感動落淚之餘,那些銀幕人物的痛苦,距離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麼遙遠。
引用-- http://life.chinatimes.com/2009Cti/Channel/Life/life-article/0,5047,11051801+112010041800085,00.html#
留言列表